中国海洋报讯 6月19日,在新落成的海南博鳌机场,一架翼展近30米的飞机一飞冲天——国家海洋局首架中远程特种海上监测飞机“中国海监B-5002”入列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该飞机是目前中国海监飞机中体型最大、航速最快、航程最远的飞机,理论航程可覆盖我国南海全部海域。 ![]()
“中国海监B-5002”飞机入列仪式现场
“中国海监B-5002”飞机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国产“新舟60”客机基础上,进行多项技术创新,历时三年建造完成,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维护性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飞机搭载有先进的遥感、监测、通信、搜救定位等设备,设备总价值近一亿元人民币。 “中国海监B-5002”飞机将承担海洋行政执法、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岛开发利用、海洋权益维护等多项目的航空监视监测任务,以及海洋科研和海上搜救等社会公益飞行项目。该飞机的入列,将有效扩大海洋航空执法覆盖范围,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南海区海洋航空执法能力迈上新台阶。 据悉,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好飞机的管理和运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中国海监南海总队此前已与飞机制造公司、飞机托管公司、机场保障部门等单位召开了飞机运行协调会,建立和完善了售后服务、飞行、保障管理体系。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分批次对执法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并达到上机标准。(罗茜王智磊) |
【环球网军事6月22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江胜 环球时报记者 倪 浩】香港《东方日报》《经济日报》6月21日报道,国家海洋局首架中远程特种海上监测飞机“中国海监B-5002”于近日入列,该飞机航程可覆盖整个南海。
《经济日报》报道称,“中国海监B-5002”于6月19日完成首飞(原文如此),这是目前中国海监飞机中体形最大、航速最快、航程最远的飞机,航程可涵盖南海全部海域。据《东方日报》报道,这架新服役的海监飞机隶属南海分局,是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在国产“新舟60”客机基础上改建的特种飞机,飞机翼展近30米,历时3年完成建造,机上搭载遥感、监测、通讯、搜救定位等设备,总值近1亿元人民币。“中国海监B-5002”将负责海洋行政执法、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岛开发利用及海洋权益维护等航空监视监测任务。
此前,执行海上监测的中国固定翼飞机型号为运-12,它们巡航钓鱼岛的行动经常受到日媒关注。据国家海洋局官网21日报道,“中国海监B-5002”飞机入列后,南海区的海监飞机数量已达9架。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郁志荣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B-5002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来看,要比之前的运-12飞机航程远、机型大、功能多,更适应广大空域的巡航以及执行各种任务的需求。选择在南海分局入列,主要是因为原来的海监空中力量不足以覆盖整个南海空域。B-5002入列,对于中国海监综合能力的提升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历史转折意义。
据郁志荣介绍,目前中国海监空中力量,单就海监飞机数量上已比原来翻了几番。B-5002的出现,让中国海监空中执行任务能力大幅提升。但跟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海监空中巡逻能力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仍比较明显,中国需要航程更远、功能更为多样化的公务飞机加入海监队伍。
原标题:参考睿评|“最强”海监飞机入列 中国南海维权如虎添翼
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 6月19日,在新落成的海南博鳌机场,举行了国家海洋局首架中远程海上巡逻机“中国海监B-5002”入列仪式。包括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在内的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有关部门和单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琼海市政府、陵水县政府、军、民航空中管制部门等单位和部门领导以及代表出席了入列仪式。该机是目前中国海监飞机中体型最大、航速最快、航程最远的飞机,最大航程约2450公里,理论上可覆盖我国南海全部空域。
“中国海监B-5002”飞机入列后,将承担南海区的海洋行政执法、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岛开发利用、海洋权益维护等多项目的航空监视监测任务,以及海洋科研和海上搜救等社会公益飞行项目。新锐公务飞机的入列,将有效扩大南海我国管辖海域航空执法覆盖范围,提升海洋执法水平,对南海航空执法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海监B-5002
这架新服役南海分局的海监飞机,是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在国产“新舟60”支线客机基础上改建的特种飞机,飞机翼展近30米,历时3年完成建造,机上搭载遥感、监测、通讯、搜救定位等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B-5002”飞机入列前,中国海监执行海上巡逻任务使用的固定翼飞机均为运-12,因为执行巡航钓鱼岛维权任务等而备受日媒等的关注。“中国海监B-5002”飞机入列后,南海分局的海监飞机数量达到9架。之所以配备南海分局,主要是因为原来的海监空中力量不足以覆盖整个南海空域。“B-5002”的入列,对于中国海监综合能力的提升无疑加快了步伐,具有历史意义。
日本海洋力量不容小觑
由于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与日本等邻国不同,承担空中巡逻和执行任务的飞机机种和数量亦大不相同。成立于1948年的日本海上保安厅是以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为主要任务的海上执法机构,经过将近70年的运作,配备执行空中巡逻以及救援任务的力量相对比较科学合理,实用性较强。
日本海上保安厅目前拥有13种飞机,共计74架,其中固定翼飞机29架、各型直升机46架。尽管日本海上保安厅配备如此多的固定翼、螺旋桨以及直升机,却依然无法满足该厅所承担任务的需要。大范围海域上空的巡逻,还是要依赖于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形成军警信息共享机制。
P3-C反潜巡逻机
P3-C反潜巡逻机最大平飞速度761公里/小时,经济巡航速度608公里/小时,低空巡逻速度381公里/小时,实用升限8625米,活动半径3835公里,最长空中滞留长达17小时。P-3C型反潜巡逻机可载10名乘员,在驾驶舱后的主舱前后有视野为180度的半球形观察窗,主舱内包括有5人战术隔舱和乘员休息舱。该型机的主要机载设备有:探测设备有磁异探测器、雷达、声呐、照相设备。整个系统以ASQ-114通用计算机为核心,它与AYA-8数据处理设备及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一起可快速分析和利用电、磁和声学数据。该机翼下有10个外挂点,能携带的反潜武器有:水雷、火箭、炸弹、深水炸弹、核深水炸弹、鱼雷、照明弹、声呐浮标、 AIM-9L空对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
国产反潜巡逻机已服役
不过,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已经服役,它填补了中国海军装备上的空白。该机型对常规潜艇的反潜能力较强,可搭载超过10名乘员,包括驾驶员、雷达员、声呐员、搜潜员,以及技术分析、声呐吊放、武器操纵等人员,形成集侦察、分析、攻击于一身的反潜体系。“高新6号”的平台虽由“运8”改装,但相当优秀。它原本是为高技术预警机“空警200”,也就是“高新5号”而设计。现代化的大型反潜巡逻机是集高技术于一身的产品,世界上只有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美国这5个国家能制造。
“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
“高新6号”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能制造大型反潜巡逻机的第6个国家。它的缺陷是在航程方面,与美国P-8反潜巡逻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今后,中国海监大范围空中巡逻任务,是否如同日本一样委托军方,或与军方联手合作形成与军队信息共享机制不得而知,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看,军民融合也同样适用于空中巡逻。(作者系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海洋大学教授)
小黑屋|手机版|辽ICP备12011429号|辽公安备21091102000117|南海研究论坛
GMT+8, 2022-7-2 07:54 , Processed in 0.16651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