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将再度恢复在中国大战略中的枢纽地位-赵葆珉 按陪都模式建设西安。 华夏世界构成一自足的文明体,陆海环抱,以千年为经纬,以固有的方式繁衍生息。关中据华夏历史之枢纽,三千年王气汇聚,形成中央偏转、以外御内的经典控御模式。天子守边赋予华夏世界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赐形胜铸成权力熔炉,充当大一统秩序融合的根基。关中山河四塞,据上游之势,制天下之命。长安帝都王城,禀北地萧杀磅礴之气,代表最本色渊深之中国。华夏三千年历史的走向,打上了地缘逻辑的深重烙印,漫长的历史淋漓尽致地释放了这一力量,薪火相传。华夏世界趋于统一并不断地融合壮大,来自于这片土地对中原腹地不断且成功的一再融合,每当统一秩序崩溃就重演一次。 自周秦统一之后,华夏历史就进入了不断扩展的大一统循环。周秦据关中而取天下。始皇灭诸侯,成帝业,奠定了中原王国封疆的基点,使大一统的观念扎下深根。汉承秦制,高祖依周秦成规,力制天下。隋唐再度混一,沿大一统的轨道行进。唐之后关中废弃,中原王朝的黄金时代终结,而游牧政权大举深入。这一潮流一直延续到西方入侵。 国家是地缘政治动物,国家择都遵从动物的生存本能,在这一意义上,地理因素注定了王朝兴亡。隐秘的地缘力量,不为外力摧毁,是永恒不磨的上苍眷顾,在一线进退之间,赋予了更大的生存几率。地理宿命由此成为了王朝的宿命。 西方入侵动摇了这一自然地理秩序,造成了华夏历史的突变,迫使中国向两栖大国蜕变。危机来自于海上,两线割裂,永远定格,且战略偏重。过去40年中国从海外贸易中崛起,加剧了两线撕裂与战略向海洋过度倾斜的偏执,半壁江山再度被冷落。 200年之间,中国在西方主宰的世界中挣扎求生,迫于生存危机,国家战略重心摇摆不定,且具有强烈的权宜之计的色彩。在美国衰落海上威胁消退之后,中国重新进入自己的历史循环,大陆经略浮现。是时候重新规划自主的国家战略,将国家重心向腹地推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