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武汉天宝耐特科技有限公司CEO禹良 籍利平 ' c& e1 c% b2 R2 _
1990年登上黄岩岛的测量分队队员——原武汉测绘学院教师禹良的工作单位,笔者是从他的2005年在《江西测绘》上发表的关于某型数字水准仪数据采集系统的学术论文里得到的。禹良先生现在是武汉天宝耐特科技有限公司CEO,以下是笔者对禹良先生的电子邮件采访:
& ~- z a$ z! W. j* H8 p9 ?8 J- t/ t& B, L) D0 f. Y6 c; N
问:去黄岩岛的时候,您是武测的教师吧?现在的职务呢?/ e' c6 l9 H/ m3 _6 `8 L/ g1 {
; N7 O& I4 M1 \
答:我当时是武测的老师。2000年武测(笔者注:指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下同)被武汉大学合并,我就辞职创业去了,现在就职于武汉天宝耐特科技有限公司,我任CEO,公司有5个下属企业。4 ?! E/ K) W5 U, e
8 W. {; ?- D/ W) n0 J
问:标石的埋设规格?挖掘标石坑,有困难吗?
, g% I2 e J# `0 r9 S) C( t
0 c* C7 s9 A/ e6 j+ T3 g7 Q答:标石规格按照国家一等控制网规定尺寸,由我在广州预制,具体尺寸记不清了。挖掘不困难,由于直接与岩石相连,我们只需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钢钎打入岩石,现场浇灌水泥即可,稍微费体力的是在标石的下方40厘米处。我们四个人合影中,王启梁脚下就是标石。
# q b/ W0 ~0 j1 g
* h1 K: n" R- H) p5 u' H
' p! e/ V9 W Z问:您所了解的“南字901”南海岛屿联测项目概况?3 h& ]' M$ Z, y0 F/ p
( [% \% \- v6 w; }我们只参加901工程中的岛礁联测,不参加海洋调查等,岛礁联测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将我国大地控制网延伸到南海,黄岩岛只是其中一个点,埋设控制点的岛礁还有永兴岛、永暑礁、赤瓜礁和华阳礁,并与大陆的东莞、三亚、湛江的国家点进行了联测,原计划还要在南熏礁、诸碧礁和仁爱礁上都埋设标石并观测,不知何原因取消。永兴岛、永暑礁上还进行了二等水准测量,我负责观测。* F/ N' I, k+ i, Z3 Q
`! w. C& T. x" Q* F# c
问:GPS观测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段。观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如何克服的?有你单独在黄岩岛的照片吗?你拍摄的有关照片,也受欢迎。尤其欢迎您作业中的照片。
" q) V. I1 l& L3 Z
& E0 ?( S8 I5 V9 T- n$ [* p (图中,赤背者为禹良。禹良先生说:看上去好像穿了背心的,其实那是太阳晒的。)
w+ O5 O; s" S: P" M$ k
( {0 f" H, g- C0 x# o; Z; r( |0 X! B$ J+ o: _2 {; E$ X* X( ^
答:开机观测时间是31日傍晚至4月1日下午,那个年代,GPS还不是全天候观测,要根据星历预报确定开机时间。观测中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不难想象:一条万吨巨轮为我们区区几个测量队员做后勤保障,而且仅仅一天一夜,我们肯定是被大大优待的。至于照片,受制于当初的摄影技术和装备,我已经拿不出比沈文周老师给您更好的照片了。9 M# H7 P5 |2 u: h& Q
, i6 V3 {% Z7 x4 R4 m8 B6 \, e
问:主权碑的设置过程中,是否有个加固的环节?/ `) F, U: w* R/ {: W) ]
) ^: q' ~% M# s6 G8 K
答:不叫主权碑,我们是测量人员,未接到任何设立主权碑的命令或授权,没有资格设立主权碑,您所指的是本次科考的纪念碑,现场浇灌制成、刻字,没有加固和修饰措施。1 q: @$ U' w0 G a ]- N# Y
& U! _% v: x3 p1 Q5 s& \/ C. Z C
问:你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 e) P+ k9 k r1 r% u7 N2 }0 d' v" N( }* v/ }* T; |* {
答:当年,GPS是百分之百的高科技,在黄岩岛上,只有游新兆、王启梁有资格操作仪器,我和沈文周是不能触碰的,就黄岩岛而言,沈文周老师作为海洋局的代表,见证了测量工作。因为身体特别好,又有泥瓦工的经验,我在黄岩岛上的工作活相当于在陆地上的农民工工作。0 K" z& Z1 q! F
( M- T* L4 A" f8 \; t1 P
问:请谈谈您当时的感受、心情和作业体会吧?% a( l5 ^/ x g( v0 y
: u/ K0 Y2 H, s' m( G7 t& j |9 T答:当时真的很兴奋!主要是由于作为测量工作者,难有机会到这样的地方测量。如果说作业中有什么体会,也是这几年。黄岩岛这个地名频频现身媒体,涉及到国家主权,这样的经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e! G2 Z1 {( w0 F6 g7 R8 a
1 E0 X; q- W0 u: h ] 问:其他愿意公开的有关信息?, u1 b+ X7 Q/ }" w5 z$ g: E
9 @' E# Y. r+ y) Y. R4 I) Y答:南海岛礁联测是国家测绘局下达给武测的课题,当时因武测订购的GPS接收机未到,借用国家地震局的GPS接收机,作为条件,国家地震局提出必须署名,必须以他们为主导。接收机很贵,八万美元一台,四台就是三十二万美元,所以整个GPS观测的主导是国家地震局,我们只干辅助工作,数据处理由时任武测大地系测量平差教研室副主任的刘经南老师主持。( R U- ?& a: ?
' O1 [% c. `" e7 P7 f$ E问:当时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观测中,有武装人员的保护吗?
$ [- U2 a( r" I6 h% Z: n4 ^$ u7 z8 b4 d& t/ D% j# \- Q
答:没有危险,黄岩岛作业时,多名携带冲锋枪的船员与我们共同上岛,还带了一挺轻机枪和几支短枪,具体多少记不清了,菲律宾渔民的打渔船距离我们有十公里之遥,只有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4月1日上午,有一条快艇急速驶来时,所有枪支子弹上膛,但快艇驶近时,通过喊话才知是琼海市的渔民前来看热闹,这是唯一的一次紧张。
8 n6 J- ] A) i! }
3 s4 ~+ ` v( o6 C9 r+ e& i! g9 F问:有当时的媒体报道、或者领导去现场慰问的信息吗?
, \" I, A4 M2 M: I, O& |
. N+ {+ j N& i3 ~$ x! i答: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报、南方日报、中国海洋报等媒体都去了。国家海洋局的严宏谟局长随队出海。
8 m2 ]& V9 _# s4 D& Z
/ ~, s( Y6 |: f* L问:在岛上那一个昼夜的天气晴朗?风浪大吗?
* F- n' F. V4 f$ b# a; I \: ?) C3 I$ t, ]: Z ^
答:风平浪静,真是个作业的好天气!* s' R) {4 A4 [4 I: V# F9 B, l
( i/ G8 p7 j7 }1 ]
对禹良先生进行了电子邮件采访之后,作者专程赶往武汉,采访了禹良先生。在他的办公室,笔者看到了一个棕色封面的影集(2014-12-27拍摄):# m9 v5 l+ E7 N9 _8 P
* @# u) G" m: T" }3 O9 J* |4 M
9 _) e* V+ M6 u8 @, ?/ S
' Y4 o* H/ f+ h2 { 1990年3月31日上午,南字“901”测量分队沈文周副队长带领王启梁、游新兆和禹良,与随行记者乘救生艇前往中沙群岛黄岩岛,开始了黄岩岛与永兴岛的同步GPS观测,4月1日结束,在黄岩岛时间长达一昼夜。他们与随行记者一起返回科考船,至4月2日“向阳红五号”又驶抵西沙永兴岛。2 P6 K* H$ h5 f' G6 R3 Q8 g/ z# `
3 ^" \1 Q, Q8 N7 E7 `
登上黄岩岛的四名测量队员,年龄最长的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最年轻的也和我是同龄人,五十出头了。这样的设想实现起来有难度:希望不久的将来他们再次登上黄岩岛,在那里游泳、钓鱼。
+ q$ a; }: y3 ]" E9 ^) K
+ Y7 c/ T7 q) i) p4 ~ W
作者与禹良合影(2014-12-27): i3 P5 R4 u. |2 b& N
\; d( W) @0 U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990330.html |